如何设计多楔带
多楔带是指以平皮带为基准,内表面排布着具有等间距离的纵向40°的梯形楔的环形橡胶同步带,运动面为楔的侧面。我们在选择多楔带的时候需要怎么选购呢,有哪些的尺寸需要我们计算,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。
代号 | 参数名称 | 单位 |
---|---|---|
Pd | 设计功率 | kw |
p | 需传递的功率 | kw |
ka | 工作情况系数 | |
i | 传动比 | |
n1 | 小带轮传速 | r/min |
n2 | 大带轮传速 | r/min |
Dp1 | 小带轮节圆直径 | mm |
Dp2 | 大带轮节圆直径 | mm |
△e | 有效线差 | mm |
De1 | 小带轮有效直径 | mm |
De2 | 大带轮有效直径 | mm |
Le | 带的有效长度 | mm |
a | 中心距 | mm |
Ld | 初定带的有效长度 | mm |
aq | 初定中心距 | mm |
δ | 中心距减小量 | mm |
△ | 中心距增加量 | mm |
α1 | 小带轮包角 | (°) |
kα | 包角修正系数 | |
Kl | 带长修正系数 | |
P1 | 每楔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 | kw |
△P1 | 由传动比引起的功率增量 | kw |
Z | 带的楔数,带轮的槽数 | 个 |
V | 带速 | m/s |
F | 有效拉力 | N |
F1 | 紧边拉力 | N |
F2 | 送边拉力 | N |
K1 | 带与带轮的楔合系数 | |
Q | 压轴力 | N |
T | 跨距 | mm |
G | 测量初拉力时施加的垂直力 | N |
f | 挠度 | mm |

1、确定带轮有效直径
应使小带轮直径de1≥demin,demin=75mm。
de1=125mm。
大带轮有效直径按式:de2=idP1–2 Δe。
得Δe=3mm,则de2=203.6mm,de2=200mm。
2、确定有效长度L0 和中心距a
计算初定有效长度L0,选择有效长度Le
L0=2412.7mm,Le=2360mm。
3、确定中心距a
a=924mm。
4、确定中心距调整量
Δmin=29mm, δmin=25mm。
中心距调整范围为:(a– δ)~(a+ Δ)=899~953mm。
5、计算小带轮包角α1,确定包角系数Kα
α1=175.3°。
Kα=0.985。
6、确定带长修正系数KL
KL=0.96。
7、确定带每楔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和传动比引起的功率增量(P1+ΔP1)
P1=0.892kW,ΔP1=0.042kW,
P1+ΔP1=0.934 kW
8、确定带的楔数Z
带的楔数Z=9.34,Z=10。
9、压轴力Q 的确定
带速V=4.94m/s,F=1670N
Kr=4.80,F1=2109N;F2=439N。
Q=1546N。
下一篇:如何设计同步带轮
相关产品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